大湖观澜
——“呵护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蹲点调研采访(上)
来源:青海日报 编辑:吴楠 发布时间:2024-08-14 09:59
QQ图片20240814060813青海湖畔漫步的黑颈鹤。

  从60万米的高空俯瞰青海,青海版图形似一只兔子。澄澈的青海湖是兔子的眼睛,更是青海的“眼睛”。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态地位突出而重要。

  青海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高站位高标准推动青海湖生态环境实现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如今的青海湖,湿地面积持续增加、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扩大、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沙地、裸地、盐碱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功能不断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盛夏时节,漫步在青海湖畔,蓝天、雪山、草原、湖泊勾勒出一幅和美的生态画卷。

QQ图片20240814060820逆流而上。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炎炎夏日,青海湖北岸湖畔,一边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大湖,天空的蔚蓝倒映在湖水中,湖中裸鲤自由遨游。另一边是连绵的沙丘,成片绿意点缀其中,烈日照映下,沙丘的金色与林木的绿色交相辉映。

  青海湖东北岸的克土沙区内,生态管护员华世才和妻子王海兰开始了一天的巡护工作,捡拾垃圾、防火巡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受到气候因素以及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影响,青海湖北岸的克土沙区迅速向周边蔓延,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原生植物减少,河道甚至出现季节性断流,草原沙化严重威胁到青藏铁路及青海湖生态安全。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也是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更是青海省“两屏三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青海湖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保障东部农业区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

  克土沙区所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工程固沙,将秸秆埋进沙区,制成草方格,防止沙丘的流动蔓延,虽然每年都在固沙,但是效果甚微。“十二五”初期,克土沙区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三北工程、天保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相继实施,沙棘营养土坨造林、乌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固沙绿化的先进实用技术应用到沙区治理。

  至此,“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丘出现绿意,野生动物在此安家。“刚来时,一眼看过去都是沙子,风一吹睁不开眼睛,身上到处是沙子,更不用说在沙区能看见活物,如今这里却是大变样。”今年4月,华世才在克土沙区巡护时,发现了一只猞猁,当时他与猞猁的距离只有十几米,华世才说,如今的克土沙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非常多,普氏原羚、藏狐等成了克土沙区“常住民”。

  高水平保护好青海湖生态环境,重在修复治理,青海坚持靶向治理,岸上治沙,湖中治水。实施了入湖河流自然岸线修复工程,有效缓解河道侧向侵蚀严重而造成的岸坡坍塌、河岸扩张、淹没民居和草场、水土流失、草场沙化等问题。

  刚毛藻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为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提升了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大量生长的刚毛藻,漂浮在湖面上完成生命周期后残体堆积会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截至目前,青海湖刚毛藻治理工程累计投资9505万元,治理面积1200余公顷,打捞湿刚毛藻9.94余万吨。

  同时,加大对刚毛藻打捞后制作有机肥的资源化利用,为实现刚毛藻闭环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QQ图片20240814060826布哈河畔休憩的赤麻鸭。

  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盛夏时节,刚察县泉吉乡新泉村内,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观赏湟鱼洄游的生态奇观,成千上万的湟鱼逆流而上,泉吉河呈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景象,需要“养家糊口”的鸟儿,蹲守在河畔猎捕湟鱼。

  青海湖裸鲤被青海人亲切地称之为湟鱼,每年端午节前后,湟鱼便开启一年一度的洄游之旅,泉吉河也就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

  青海湖裸鲤作为青海湖流域关键性物种,对维系青海湖流域“水—鱼—鸟”生态链和生物多样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导致湟鱼资源量锐减,开发初期青海湖裸鲤平均年产量2.1万吨,到2002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为2592吨,仅为原始资源量32万吨的0.81%。

  泉吉乡新泉村村民郭永忠深有体会。“记得小时候,每年湟鱼洄游时会在河边打鱼,那时候渔网的网孔有成年人胳膊粗细,打上来的鱼非常大,后来渔网的网孔越来越小,打上来的湟鱼也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湟鱼锐减,青海湖发出危险信号!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青海省持续实施限量捕捞及零捕捞政策。

  第1次:1982年11月至1984年11月,为期2年,每年限产4000吨;

  第2次:1986年11月至1989年11月,为期3年,每年限产2000吨;

  第3次:1994年12月至2000年12月,为期6年,每年限产700吨;

  第4次: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为期10年,零捕捞;

  第5次: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为期10年,零捕捞;

  第6次:2021年1月至2030年12月,为期10年,零捕捞;

  持之以恒保护好青海湖裸鲤资源,截至2023年,青海湖裸鲤资源量已恢复到12.03万吨,然而这才仅仅达到了原始资源量的37.6%。

  青海一手抓青海湖封湖育鱼,一手攻破人工增殖技术难关,提升人工增殖放流成效,建立了较为全面的青海湖裸鲤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科技平台,先后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制定2个国家标准和9个地方标准。青海湖裸鲤增殖放流规模稳步提升,从2002年的300万尾增长到现在的2000万尾,放流规格由5克/尾增加到10克/尾,已累计放流2亿尾。

  此外,还在哈尔盖河、沙柳河、泉吉河修建溢流堰式过鱼通道7座,保证了青海湖裸鲤正常上溯产卵,洄游奇观吸引游客前来“打卡”。就像郭永忠所在新泉村由过去的“打鱼村”变为“网红村”,村民也从过去的“打渔郎”转变身份为“护鱼人”。时代变迁,身份转换,郭永忠和更多的村民并没有因为无法捕鱼而生活困难,生活条件反而越来越好。

  实践再次印证,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自然的回馈将会更加丰厚,2023年青海湖裸鲤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

  青海湖流域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是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在最严格的保护中,生物多样性得以恢复并不断丰富,青海湖是极度濒危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其数量从2001年的300多只恢复到目前的3400余只;黑颈鹤由原有30余只增长到130余只;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整体种群数量多年保持稳定,年累计达60.6余万只。

QQ图片20240814060833普氏原羚悠然自得。

  共享科普研学结硕果

  青海湖是世界最大的高海拔低温湖泊、国际重要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湖,被冠以“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是大美青海乃至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自然生态及文化的最集中体现,是青海乃至中国的一张重要名片,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极具影响力和关注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让青海湖永葆生机,让绿水青山长长久久,让生态理念根植每个人的心中,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走进青海湖鸟岛水鸟自然教室,墙面的展板上介绍青海湖流域生存栖息的各种水鸟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自然教室一隅是各种水鸟的标本,旁边紧挨的是自然教室图书角。

  “自然教室是宣传碧波荡漾青海湖的重要载体,生态体验者可以在这里详细了解青海湖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家底’,让生态体验者欣赏自然山水的同时,更深层次了解青海湖资源价值和保护意义。”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科技合作宣教处处长陈德辉介绍。

  除了在自然教室了解水鸟相关知识,还可以到青海湖入湖口布哈河观鸟基地附近,观察各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学习观鸟方法,制作自然笔记。来到此处,棕头鸥、鸬鹚、斑头雁或展翅翱翔或低飞觅食,“青海湖自然课堂”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品牌受到青睐。

  如今,青海湖周边各保护站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科普宣教,他们以保护站为载体开展科普宣教以及培训,积极引导社会更多群体关注并参与青海湖生态保护,也是生态管护不断延伸的具体行动。

  与此同时,依托丰富的生态禀赋,申报仙女湾等青海湖自然教育基地7处、青海省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处。编制青海湖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专项规划,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健全解说教育体系,搭建生态教育课程,打造精品自然课堂。

  同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和巴基斯坦肯哈尔湖签订湖泊生态保护合作备忘录,建立了“青犹联盟”国家公园青少年自然教育研学示范基地。

  哈尔盖普氏原羚科普馆监测大屏实时监测画面中,雌性普氏原羚正挺着大肚子慢慢移动,远处一只雄性普氏原羚左顾右盼为其放哨。普氏原羚科普研学基地开展生态研学、科普宣教,一波又一波访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生态环保理念在越来越多人的内心深处扎根。

  如今,碧波荡漾的青海湖,不仅依托各项科技手段提升生态保护水平和治理能力,而且以项目实施为支撑,持续建立健全科普宣教体系,让越来越多的游客乃至当地牧民,从内心深处根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青海湖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兽”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让青海湖成为大美青海“皇冠上的蓝宝石”,青海底气十足,信心满满。

QQ图片20240814060840湖畔湿地。张多钧 宋明慧 才贡加 吴占云 摄

  手记:山湖情深 守望绿色

  青海湖,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是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理区位造就了独特的自然禀赋,也定位了青海湖在全国乃至全球生态安全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高原生物基因库、国际候鸟迁徙通道重要节点等一个个生态“标签”,赋予了青海人民保护好碧波荡漾青海湖的重要生态责任。

  环湖一周、深入采访,耳闻目睹了很多关于青海湖生态保护的故事,无论是政府行为还是群众参与,他们用躬身实践演绎着关于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青海湖故事”。

  从布哈河入湖口出发,溯河寻源,奔腾的河水滋润着沿岸的植被,也养育着沿河栖息的野生动物和依河而居的人们。越往布哈河源头走海拔越高,经年累月,生态管护员们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缺氧带来的身体不适,常驻于此守护源头,确保让每一滴清水奔腾向远。他们知道,布哈河最终要汇入青海湖,尽管条件艰苦也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

  关于青海湖,千人眼中有千面。但关于保护好碧波荡漾青海湖,大家却付诸着一致的行动。多年的保护转化为绿色发展的“红利”,环湖群众有了更多致富增收的路子,也催生出更加多元的产业发展方式。靠湖“吃”湖的生态效益持续释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更为广阔。

  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境内的泉吉河、沙柳河、布哈河等都是湟鱼洄游主要通道。一年又一年,湟鱼洄游奇观不仅展示着生态保护取得的成果,“湟鱼经济”也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带动着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当生态成果从一点延伸到全域,展示了青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蓬勃活力。

  在生态的维度中找寻发展的“出路”,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在现有保护基础上,交出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答卷,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应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找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