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各地各项教育发展指标达到脱贫要求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年12月28日

  12月25日,记者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脱贫攻坚以来,我省教育系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全面开展教育脱贫攻坚“清零”行动,统筹推进问题整改和“补针点睛”,不断巩固提升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2019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87%,各地各项教育发展指标达到脱贫要求。

  聚焦核心任务抓兜底保障。全省构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地域全覆盖、学段相衔接的教育资助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97.3亿元,全面实施15年教育资助和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贫困地区全覆盖。持续用3年时间,全面开展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建立了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双线工作机制,通过户籍信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与学籍信息比对,对疑似失学、辍学的适龄儿童少年逐一摸排,做到应劝尽劝,实现动态清零。妥善安置劝返学生,强化劝返学生教育质量跟踪问效,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聚焦补齐短板抓政策倾斜。2016年以来至今,持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工程、能力提升工程和高中攻坚计划等,资金投入、项目建设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累计向贫困地区投入教育建设项目资金129亿元,建设校舍320万平方米,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高校招生政策向贫困地区倾斜,累计安排省内高职精准扶贫招生计划12155名,本科层次扶贫、生态等专项招生计划2950名。同时,省属高校承担教育部下达的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2023名。支持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精准帮扶台账,开展技能培训和重点推荐,举办全省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专场招聘会,今年贫困家庭学生就业签约率达到93.2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聚焦内涵建设抓队伍建设。2016年起,我省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全面实行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全省2.1万名乡村教师受益。对乡村教师实行职称评审特殊政策,实现即评即聘,有效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实施省内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从源头上提升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培养质量,2016年以来培养省内公费师范生1000余名。实施青南深度贫困地区教育对口支援计划,每年从省内东部地区抽调500名教师,帮助青南地区加强教育内涵建设。加大国培、省培工作力度,着力提高贫困地区教师队伍水平。

  聚焦教育公平抓均衡发展。依托六省市教育援青的有利时机,逐步扩大涉藏州县省内外异地办班规模,创新省内异地办学模式,先后在西宁、海东两市建设三江源民族中学、西宁果洛中学、玉树海东中学,解决贫困地区优质教育短缺问题,推动城乡均衡发展。2020年9月,经国家教育督导检查,全省所有的县(市、区、行委)均达到国家评估认定标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

  聚焦提升服务抓智力支持。实施职业教育“圆梦行动计划”,统筹协调24所国家示范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选择就业较好的107个专业,累计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2700余人。实施单列“面向退役军人”计划和“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计划,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投入3059万元,开展7421名学前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普通话不达标教师专项培训,向学前幼儿配发《幼儿普通话365句》读本3.6万册,开展15个深度贫困县新增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基层干部普通话专项培训2850人次。对全省15个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不通普通话的青壮年劳动力实施免费“语言扶贫”App项目,提高了贫困地区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沟通和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