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三五”发展成就巡礼】三江源:打开大美青海走向世界的窗口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0年09月29日

  【开栏的话】“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五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建设“五个示范省”、培育“四种经济形态”,推动新青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青海日报今起特开设《青海“十三五”发展成就巡礼》专栏,回顾展示五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敬请关注。

  三江源奔跑的藏野驴。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供图

  2016年,青海同全国一道迎来“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我省正式启动;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三江源国家公园即将在青海设立。

  沿着这一时间脉络,这五年注定是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史上最不平凡且成就辉煌的五年:

  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

  2018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正式公布,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

  2019年,我省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启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并形成论坛重要成果《西宁共识》;

  ……

  五年来,青海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瞄准主攻方向、大胆先行先试,深入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用实际行动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制约

  当下,青海每年向下游地区输送逾600亿立方米清洁水源,正是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稀缺性成就了这些源头活水。

  曾几何时,三江源因受“九龙治水”制约,多部门交叉管理、执法监管碎片化等使得治水成效大打“折扣”。2016年随着中办、国办正式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着力破解“九龙治水”成为试点之一,无路径可复、无经验可循,青海却在从无到有的实践中蹚出了具有三江源特色的治水路径。

  我省坚持优化整合、统一规范,突破条块分割、管理分散、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于2016年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三个园区管委会,并派出治多管理处、曲麻莱管理处和可可西里管理处,明确权责关系,从根本上解决了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割的管理体制弊端。

  同时,还整合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杂多县和曲麻莱县的林业、国土、环保、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设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整合林业站、草原工作站、水土保持站、湿地保护站等设立生态保护站,国家公园范围内的12个乡镇政府挂保护管理站牌子,增加国家公园相关管理职责。

  且积极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组建成立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和管理分局,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两个统一行使”的有效实现途径,将三江源国家公园全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为国家所有。

  在此基础上,还在园区4县整合森林公安、国土执法、环境执法、草原监理、渔政执法等机构,组建园区资源环境执法局。并与省人民检察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同建立生态保护司法合作机制,成立玉树州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开展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工作。

  步履坚实、硕果累累。现如今,革新理念、大胆创新,在一系列原创性改革中,原来“九龙治水”的局面被打破,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关系被理顺,走出了一条富有青海特色的治水之路。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如今,行走于广袤的江源大地,物草丰美的大草原是众多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千湖美景”再度归来,藏野驴肆意奔跑,藏羚羊惬意“撒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一切,是从党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度投入,是从政府机关到基层群众的一致行动,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行动中守护好江河源头的山水林木、万物生灵。

  近年来,我省不仅全力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且还深入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以大工程促进大保护,在大保护中促进大修复,不断擦亮极地江源靓丽的生态“名片”。

  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实现“双赢”效应,通过退牧还草、禁牧封育、草畜平衡管理、黑土滩治理、草原有害生物防控等措施, 2018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实施中期评估结果显示: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建设工程区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生态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实施过程中,我省始终强化科技“含金量”, “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荣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我省没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遥感监测与地面监测协同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立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服务平台,探索形成了具有青海特色的人工造林、围栏封育和禁牧、沙漠化土地治理相结合,草原灭鼠、禁牧减畜、黑土滩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治理示范雏形, “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为三江源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全新的智慧生态畜牧业新模式,黄南藏族自治州“拉格日模式”以合作社为单位集中建设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推动牧民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员

  玉树州治多县索加乡莫曲村的麦措是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一名生态管护员,每月可拿到1800元的固定工资。在身肩生态管护职责的同时,她还在县城的糌粑加工车间从事一份差事,打工收入和生态管护工资加起来足以支撑家用。

  现如今,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和麦措一样,一边承担着生态管护员工作,一边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很多,他们在“让利”生态保护的行动中切切实实尝到了生态反哺的“红利”。

  自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我省就注重在生态保护的同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准确把握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关系,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充分调动牧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公园建设。截至目前,已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共有17211名牧民转变身份成为了生态管护员,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

  同时,我省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开设了“三江源生态班”,招收三江源地区42名农牧民子弟开展为期三年的中职学历教育,对园区内外9000余人次开展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民间艺术技能、农业技术等技能培训。并积极开展特许经营试点,在澜沧江源园区昂赛大峡谷开展生态体验项目特许经营试点, 2019年接待国内外生态体验团队98个,体验访客302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01万元。

  不仅如此,还积极促进社区发展,基本完成玛多县擦泽村、杂多县年都村、治多县马赛村、曲麻莱县红旗村及索南达杰保护站“ 4+1 ”生态保护示范村站项目建设,统筹推进试点站乡村振兴进程,走出了一条新型社区建设路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中,三江源已经成为大美青海的靓丽名片,也为青海打开了一扇走向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