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黄河的诉说……
来源: 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 2020年06月19日

  走进积石山下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站在美丽的黄河之滨,倾听黄河的见证和诉说— —近年来,这片沃土上发生了沧桑巨变,各族百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三岔集镇。

  市场的变化:从“小帐篷”到“小香港”

  有人曾这样形容循化县“三岔集镇”,它是青海东部一处繁华的“小香港”!

  从西宁去循化,一过黄河大桥便是商贸繁荣的三岔集镇。它东连积石镇、西接查汗都斯乡、北枕黄河、南邻文都藏族乡,因处于循化至西宁、甘肃、黄南三条公路交汇点,故名三岔。集镇区域内有著名的骆驼泉、黄河大桥、撒拉尔故里民俗风情园等旅游景点,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商贸流通、文化旅游、贫困群众就业上发挥了“桥头堡”的作用。

  一个如此繁华的集镇,有谁能想到它是从最初的几顶帐篷到几十间平房逐渐演变而来的呢?

  据介绍,三岔口因位于交通要道上,一到盛夏时节,周边村里的村民在路边自行搭起帐篷,从两三处卖西瓜、瓜子、凉皮、油盐酱醋的摊点,扩展到如今半径比县城区域还要大、繁华兴旺的大市场。

  经过几十年的沐浴发展,形成了一个以商贸、旅游、民族餐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集镇,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牛羊肉销售交易市场,每日仅牛羊交易量一项就达530头(只);各种餐饮、商贸、五金、木材等坐地经营店铺发展到1510间、从业人员达几万人,对全县贫困人口脱贫的拉动力较大。

  从地理位置衡量,三岔拥有“三岔通衢”的区位优势;从商品数量和品种上讲可以说应有尽有;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讲,街头店铺林立,集镇规模、占地面积、资金投入和日成交量等均排在积石集镇、道帏集镇、清水集镇、白庄集镇、查汗都斯集镇、文都集镇六大集镇之首,是我省东部名副其实的商贸交易中心;加之一年四季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凡到循化,必到三岔,因而三岔成为网红集镇、游客打卡地;每天集镇街头人挨人、人挤人,交易量更达到最高峰值,根据繁华度、热闹度和规模等综合因素,当地人形象的把三岔集镇称作“小香港”。

  循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陕学鹏说,循化县抓住三岔被列为全省工业示范小区的机遇,从1997年开始,聘请省内规划专家作了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并以规划为核心,做到建筑红线不动摇、既定标准不动摇、规划布局不动摇,对集镇进行大规模改造和重建。

  “十三五”以来,随着十里经济带开通,政府又投入巨额资金,对集镇内狭窄的道路、低矮的商铺及周边环境卫生等进行综合整治。如今,一个集道路宽敞、民族特色突出、统一门头标识、仿古式桥廊等于一体的现代文明美丽城镇矗立在世人眼前。

  如今,循化县最漂亮的楼在三岔、最宽阔的马路在三岔、最富裕的地区也是三岔。

  路的变化:从“砂土路”到“幸福路”

  行路难,行路险、“卡脖子”路一度成为制约循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对此,道帏藏族乡德曼村村民感受最深。过去,由于通往县城的砂土路路面狭窄,路况较差,连普通的摩托车、农用车进出都十分困难,一到雨雪天,道路常常塌陷,交通中断,村里的经济作物运不出去,外面的人进不来,就是因为路把这个村封闭在大山里,也将富裕幸福挡在了并不遥远的村外。而今路修好了,全村经济作物运出了山村,农民收入大幅提升。

  这一切只是循化交通变化带来的一个缩影。

  在循化人眼里,家家户户通达水泥公路、村村乡乡连接成路网、国道高速贯穿县域、农村公路和国家干线公路并驾齐驱,四通八达的交通让各族群众出行快速便捷,所以循化人把立体路网形象地称为“经济支撑路”“脱贫保障路”“致富小康路”和“安全惠民路”。

  桥连隧,隧连桥,桥隧相连成坦途。从2000年起,为打破“瓶颈”制约,对外,循化把出县通道隆-循-大高速公路、平大公路街子镇过境段、平大公路积石镇过境段、“一路四桥”项目作为解除循化交通“瓶颈”制约的重点,从根本上改善循化对外交通条件,有效拓宽群众创业致富的交通舞台,形成“ 1.5小时”西宁快速通达格局;对内,循化按照“东伸西延南改北扩”思路,城市道路由最初的“一纵两横”变成“四横四纵”格局。同时迅速掀起对9个乡镇154个行政村道路硬化的高潮,县、乡、村、户交通四通八达。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循化交通还处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后状态,那么从“十五”开始至“十三五”末, 160多亿元大投入助推循化交通高歌猛进,目前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省道为骨干,县乡道路为基础的“大交通”体系。

  黄河上建起来的大大小小的桥梁是循化发展变化的又一个缩影。

  60年前,循化人用羊皮筏子过黄河,40年前黄河上架起了第一座水泥大桥。今天,循化境内的黄河上有了12座各种类型的大桥,因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等质的提升、量的飞跃,人们形象地把这里描绘为“交通走廊”“绿色画廊”“旅游长廊”。随着2018年循化县正式脱贫摘帽,敢于挑战自我的循化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奋斗与跋涉中,迎来了幸福安康的新生活。

  水的变化:从“干循化”到“小绿洲”

  黄河虽然从这里流过,可是循化却有个“干循化”的别称。由于循化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于高原半干旱大陆性气候,黄河水利用率低、成本高、守着黄河却缺水,加之当地年降水量少,长期存在人畜饮水难、农田灌溉缺口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前进入验收阶段的公伯峡南北干渠,则是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循化段)利用已建成的公伯峡水电站大坝形成水位优势修建而成。不仅扩大了灌溉面积,还将提水灌溉变成自流灌溉,能够改善灌溉面积3260公顷,扩大灌溉面积1300公顷,给查汗都斯乡、街子镇、积石镇三个乡镇,48个行政村带来实惠。

  “以前只有一个小黄丰渠,水不够,庄稼面积又大,这就造成了撂荒地多的现象。现在水都通到了每一块地里,农户们高兴了,种庄稼的积极性就高了,种线辣椒的人多了,辣子产量也上去了。”循化县水利局副局长李加太说,“20年以前,处在山上的几个乡镇还不通水,20年以后,全县154个村庄的水都通了,农民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

  相比较以前沿黄村庄里人畜饮水困难、百姓负担重,2017年4月,循化县沿黄2乡35村人畜饮水迁改工程的全部通水,为全县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工程总投资为5632.49万元,解决了涉及5838户55912人及129315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问题,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效益。

  同样,近年来循化县的涝池增加到59座,提灌站发展至79座,解决了全县6467公顷的灌溉面积和11.8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从以前的不满足用水需求到现在的“小绿洲”,循化县的水变化是扎扎实实看得见的。

  随着家家户户都能方便使用自来水,让村民拥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成了现阶段关键的一步。从去年6月份开始,循化县面向农村农户开始安装计量设施,目前黄河两岸的35个村子全部安装完毕,接下来剩余的村庄也将全覆盖。

  住行的变化:从“不容易”到“都很好”

  循化县把拉面产业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培育壮大产业规模,推动品牌连锁经营。

  在杭州创立“青拉”品牌拉面店的循化人马麦四都创业成功后开了5家连锁店,员工多数是家乡人,其中一些优秀者成为了各家店的管理者。近些年,循化人开的7500家拉面馆遍布国内200多个大中城市,输出劳动力约4万人/年,约为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拉面经济综合收入20亿元/年及人均收入5万元/年以上。拉面人亲帮亲、邻帮邻、能人带后辈,众多贫困群众通过申请“ 530 ”小额免息贷款,实现了“一年当跑堂、两年做面匠、三年成老板”的“ 123 ”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群众的居住条件也显著改善,以前的土房子已经难觅踪影,村里的房子好像都“变了身”,富裕家庭盖小楼,普通家庭建宅子,就连贫困群众也换了新房。“村里条件好的不少人盖了二层小楼,外地人看着都说我们村里人住的都是别墅。”塔沙坡村民马学良笑着说。走进他家一看,不仅有宽敞的5间大房,还有储物间、小花园,院子的空地可以停下两辆小车,这种格局在村里也就是普通水平。

  在清水乡下滩村,一半多村民的房子都空置着,我们详细了解后才知道,这些房主都在县城、省城甚至外地买了房子,村里的房子只有消夏或过节时才回来住一下,大家都说他们“进城住电梯房、回乡住小洋楼,城里人村里人都当得。”

  “以前循化哪有公交、出租、私家车啊,现在都有了,跟大城市里都差不多。”土生土长的循化人韩学智不禁感慨。

  “在2016年2月份,循化成为当时全省第一个拥有纯电动公交车县城。目前全县开通了7条线路,最远能够到达35公里外的道帏藏族乡。”王建国说。

  紧接着在2016年底, 200辆出租车在全县投运, 154个行政村全部通达,个别偏僻山区里的村庄,出租车司机会在当地招人运送村里的乘客,解决了村里人的出行问题。而今,县内的长途客运也遍布周边县区和城市,还要进行车型改革,增加观光客车。

  这些年,循化的私家车数量增长显著,走在循化街头,全国各地的车牌几乎都能见到。走进循化的村庄,家家户户门前的巷道里都停着小轿车,有的家甚至好几辆,逢到节假日,有时连村里时不时还会堵车呢。

  如今的循化,没有脱不了贫的拉面人,没有不住好房的家庭,没有无私家车的村。拉面致富,出行便利,居住舒适,是循化人目前的真实写照。(陈俊罗珺赵睿)

  【视点短评】资源变产业要有“匠心”

  一幅存在久远的风景,有的人看了一辈子也只是看看。一座住了几代人的院落,有的人住了一辈子也没想过它还有别的用处。一道家家常吃的食品,有的人吃了一辈子也不关心它叫什么。

  这些大家接触到审美疲劳的东西,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资源,如果善加利用就能变成产业,创造出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必不可少的就是要有一份匠心, “清水湾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正是这样一种写照。

  从第一家店因生计需要诞生,给一道食品起了“妈妈的味道”这个名称开始,变化就渐渐出现了。 “妈妈”做的都是家常的菜品,但都是良心品质,因为味美实惠建立了口碑,赢得了人们慕名前往,随之带动了新的经营者加入,数量增长起来之后,这一地区也就有了名气,成为了这一风格美食的集中地,不知不觉间形成了品牌。

  当年的平安柴火鸡发展之路也是如此,而今虽然火爆程度有所下降,但仍然把店铺开到了平安区外更广阔的市场,仍然吸引着喜爱者不断光顾。从这段历程中,也给循化清水湾的农家院一些启示。

  地方特色的味道是核心,必须始终如一。即便是一份香葱辣椒面蘸料,用料、做法也绝不能马虎,如果这份饱含着亲情、习俗、传统的“妈妈的味道”都变质了,那么其它菜品也会让人失去信心。

  撒拉族风格的院落及陈设,要保持它的特点。见到撒拉族房屋的人,都会对它梁柱上的雕花工艺表示赞叹,这也是农家院环境上的卖点。外地人对撒拉族人三面沙发围一张方桌的陈设会有些不习惯,但这就是撒拉族的特色,坐在这样的桌子上吃饭,才能体会到当地人的进食感觉。有些店在方桌上加了转盘,方便了不同位置的人夹菜,却不丢失座位的安排,可谓是一种进步。

  而最不可复制的,就是自然景观。这份资源尽管只需维护,但维护起来却不易,最大的挑战在于人流上涨后,消耗物的压力,排放物如何处理既考验着当地决策者的治理能力,也影响着当地经营者的盈利。因此必须做好全面的治理方案,在创造金山银山的同时,不能破坏我们的绿水青山,确保清水出县出省。

  此外,要充分利用人流集中地的带动效应,促进周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清水湾靠近狐跳峡和孟达天池景区,可以进一步吸引游客来此就餐,也可推荐食客去那旅游,产生“双赢”效应,只是需要双方都用心促成。

  保持匠人品质,发掘地方资源,形成共赢合力,一个区域的产业,就能创造出税收增长、群众增收的经济效益。(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