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五年完成投资总量1.6万亿
来源: 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 18年09月18日

  9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取得的巨大成就。我省五年累计投资1.6万亿用于公路、铁路、民航等建设,世界级新能源基地逐步形成,累计完成惠民生投资近6700亿元,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量1.6万亿

  5年来,我省牢牢牵住投资这个稳增长的“牛鼻子”,累计完成投资总量1.6万亿元,是上个五年的2.8倍,年均增长15.7%。

  公路建设日新月异,相继建成民小、花久、共玉、循隆等高等级公路并通车,实现高速公路市州全覆盖、所有县城通二级公路。畅通西宁“外环内网”交通格局初步形成,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铁路建设突飞猛进。兰新二线和西宁火车新站建成投运,青海大步迈入高铁时代,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全面贯通,格库、格敦铁路加快建设,西成铁路先导工程开工,地方铁路实现零的突破。

  民航发展提速增效。新建了花土沟、果洛、祁连等机场,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一主六辅”机场格局形成。

  世界级新能源基地逐步形成

  5年来,我省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致力于走循环低碳发展道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显现。不断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12条循环产业链初步形成,循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达到60%以上,资源转换取得重大进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千亿元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聚力打造海西州、海南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成全球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发电项目,以及全国首座百兆瓦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证基地。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83%,绿色能源输出到江苏、湖北等省。今年6月创下连续216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新纪录。

  完成惠民生投资近6700亿

  5年来,我省累计完成惠民生投资近6700亿元,教育、卫生、文化、扶贫等领域硬件设施发生重大变化,民生福祉水平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全省全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年均转移农牧区劳动力上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5%以上,新增城镇就业累计超过3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7%和11.1%。藏区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贫困家庭学生实现15年免费教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实现突破。“健康青海2030”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养老、医疗、低保等基本实现全覆盖。

  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

  5年来,我省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与制度建设同抓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并重。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科学构建,在10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产业准入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率先在三江源地区启动生态移民生活补助农牧民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等生态补偿项目。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启动、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获批、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青海湖水体面积持续增加,黄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藏羚羊、黑颈鹤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增加。

  启动实施30多项改革试点

  5年来,我省累计提出经济体制领域重点改革任务700多项,启动实施30多项改革试点。投资在线审批监管、信用信息共享、12358价格举报、公共资源交易四大监管服务平台建成运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州)、县(区)三级地区全覆盖,审批核准、备案的非涉密项目投资业务全覆盖,实现了对现有89项行政权力运行的“全流程”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