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长云看青海

“青海长云暗雪山”。历史上的青海,总是笼罩在这种朦胧之中,一再被猜想、被误解,或者被人们敬而远之。随着国内外各界对青海、对青藏高原的不断了解与认识,21世纪的青海已经多角度、多层面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位处世界屋脊的地理环境,古羌族群创造的悠久历史,多民族同生共存的社会生活,昆仑文化为主题的多元文化,自然资源富集的战略价值,养育江河山川的生态地位等这些特点都让青海从大众视野和大众语境中脱颖而出。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似乎这正是对青海高原的一种哲学隐喻。青海自然与文化的演绎如此富有个性和魅力,如此多彩而生机勃勃,就像一场从古至今从未落幕的戏剧。青海自然与文化的自信孕育在时空的博大之中。大美青海的山水风物是大自然的匠心造化,她博大、壮丽、冷峻而又含蓄;大美青海的人文故事是道法自然的结晶,她纯朴、热烈、高贵而又深邃。这种自然之美和人文之妙是不能用凡常之态去赏玩的,我们只能以敬仰之心和热爱之情才能感悟她的真谛。

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大美青海的诱惑所在。 青海的博大与丰厚,感召着我们以崇敬和赞美之情讲述她的故事。显然,就如同我们窥见一位圣贤的心灵反而更加震撼,揭开一位美人的面纱愈加对其迷恋一样,这些文字和照片并不能揭示大美青海的无穷之谜,它们或许不过是一句“芝麻开门”般的咒语,它只是为你打开了一个进入高原的大门。

大美青海

青海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山川壮丽、民风淳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一处独具特色、震撼人心的“大美”之地。这种“大美”,不仅体现在千百万年来高原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气候条件造就的博大之美、磅礴之美、雄奇之美上,还体现在其独特典雅的生态之美、古朴久远的历史之美、民族文化的融合之美、宗教浓厚的神秘之美、自然景观的苍茫之美,以及青海各族儿女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的奋进之美上。

地理——青藏高原的主体构成之一

青海省地处中国西部腹地,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之一。全省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其中54%的地域在4 000米以上,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3%,青海因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

青海省东部地区为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是以河谷、冲积小盆地和浅山为主的农作区;西部是以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脉为主体的戈壁荒漠和群山;南部是江河发源地的高寒草原和山脉。全省草原面积约有4 035万公顷,是全国主 要牧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汇聚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内陆干旱气候和青藏高原气候三种气候形态,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温低,无霜期短,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每年五月至九月,构成了青海高原最 舒适宜人、美丽多彩的季节。

青海省地理构成呈现出十分壮观的多样性。以高原为主体,包括草原、山脉、盆地、峡谷、戈壁、沙漠、江河、湖泊。这些极为响亮的地理名词足以证明这一点:昆仑山、巴颜喀喇山、阿尼玛卿山、祁连山、可可西里、柴达木盆地、青海湖、黄河、长江、澜沧江(湄公河)等等,青海因此被称为山宗水源之地。作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海高原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影响极为深远。作为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青海高原又具有独特的旅游、探险、科学考察等多方面的价值,为世人所关注。可以说,在中国,没有哪个地方能像青海这样拥有如此众多并且在中国地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心理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的 名山大川。正因如此,青海高原才被誉为江河之源头,圣山之故乡,母亲河之摇篮。

历史——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青海历史悠久,考古证实,距今三万年前青海高原已经有人类活动。诞生于4 000多年前的宗日舞蹈纹彩陶盆、大通舞蹈纹彩陶盆和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出土的一万多件各式彩陶器,无论从艺术水平、技术工艺还是内容表现,都被公认为人类彩陶文明的巅峰。本世纪初发现并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青海黄河岸边喇家遗址,被证明是一处大型原始人类聚落地震灾难遗址,那个4 000多年前被瞬间凝固的原始部落,被考古界称为“东方庞贝”,向我们揭示了众多远古人类生活之谜。

在公元前一千年到公元三世纪这段时间里,这里是中华民族主体构成之一的羌人部落集团的核心活动区,汉代以后,羌人大量向东、东南迁移,大部分融入汉族,部分分支形成了中国今天的羌族、纳西族、彝族、哈尼族、普米族等十几个民族,对中国的民族构成和西部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开辟了唐蕃通道,从此把整个青藏高原同中国内地联系起来,使青海成为东西文化交汇、农业文明与牧 业文明融合的核心地区。

中国历史上三大东西交往道路均通过青海。南部有从四川、云南通往印度、尼泊尔的茶马古道;北部有从洛阳、长安通向西亚、罗马的南丝绸之路;中部贯穿着长安达拉萨的唐蕃古道。这三大通道发挥了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青海高原的远古文化不仅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精神内涵,体现了人们崇拜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伦理。

人民——多民族同生共存的区域特征

千百年来,青海各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他们和谐相处、休戚与共,亲如一家,创造了青海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各民族在不同领域中保持着既有鲜明个性又有现实适用性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牧业、半农半牧业、农业、商业、手工业与现代各种产业共存。藏族、土族、蒙古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汉族部分信仰汉传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在境内也有传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长期交流的事实,保障了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自身发展、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力。

青海省现辖六州一地一市,即西宁市、海东地区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六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6个县中其中有7个自治县,28个民族乡。全省民族自治区域占全省总面积的98%。全省总人口573.2万人,世居民族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少数民族人口269.4万人,其中藏族140.08万人、回族85万人、土族20.81万人、撒拉族10.89万人、蒙古族10.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47%。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独有的少数民族。

文化——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融合格局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文化类型,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耕经济文化、牧业经济文化和多种宗教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逐步演变成具有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历史传承的悠久性。考古证明,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在青海有大量分布,说明青海的古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区域分布的差异性。青海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既有差异性又有同一性的文化特点,如三江源、柴达木、祁连山、环青海湖、河湟地区等。各个区域文化是以该地区民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吸收了其他民族文化精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

创造主体的多元性。青海文化内容丰富、多元共生、和而不同,既表现出历史、地域的差别,又带有民族、宗教的烙印。汉、藏、回、土、撒拉、蒙古族民族文化,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共同发展,和谐并存。青海各族群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传承了各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载体,对青海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构形态的独特性。青海的先民们生活在青藏高原这一特定的地域,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历史活动产生着很大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这个地域和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青海历史文化品质的独特性还表现在许多文化遗产的唯一性上,如青海彩陶数量巨大,精品众多,反映了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的鼎盛风貌。

发展融合的包容性。青海文化的发展是兼容多种文化的一种开放形态。自古至今,青海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既自成体系,又相互渗透,多种文化风俗与宗教共存于青海大地。青海多元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的特点既反映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反映在许多艺术形态中。

传承创新的时代性。几千年来,高原人民形成了敬天惜物、勤奋坚韧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成为激励青海各族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动力。特别是进入历史新时期,青海各族人民以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为核心,形成了一系列崭新的时代文化精神,这些精神源于青海优秀的传统文化同与时俱进的伟大社会实践相结合,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年来,青海省依托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优势,创办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中国(青海)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等一系列文化创意品牌活动,已成为我省对外宣传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平台。

资源——具有远景开发的战略储备

土地资源:全省土地面积72万多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27万公顷,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0.75%;可利用草场面积4 035万公顷,占总面积的56.04%;林地面积44.23万公顷。从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类型结构特点看,青海属于畜牧业用地面积大,农业耕地少、林地比重低的地区。

矿产资源:青海是资源型省份。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34种,产地390余处;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中,有60种矿产居全国前10位;其中锂、锶、钾、镁、芒硝、石棉、石英岩等11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此外还有21种矿产居全国排前2~4位。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约17.25万亿元,占全国的13.6%。

水能资源: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流众多,水量充沛,落差集中。 集水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78条,水资源总量629.3亿立方米;可装机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108条,水能理论蕴藏量总计2 187.3万千瓦,居全国第5位。特别是省内黄河干流段被誉为中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区”。

动植物资源:全省高原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动物资源40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保护动物69种,藏羚羊、雪豹、野牦牛、黑颈鹤等更显珍贵。牦牛、藏系羊、玉树马、浩门马等家畜也十分有名。被子植物约12 000种,蕨类植物有8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500余种,仅冬虫夏草、雪莲等名贵中药材达50余种。

太阳能、风能资源:青海的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折合标煤1 623亿吨,相当于电能360万亿千瓦时。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实际可开发的量约为2 500万千瓦,理论值折合标准煤7 800万吨以上。

旅游资源:青海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功能全、结合优良,不少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旅游景点约900余处,国内乃至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20余处。更有不少旅游资源属全国独有或稀有类型,为“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为发展青海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江河源、昆仑文化、青海湖、塔尔寺都是具有独特性的品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可持续原则下的总体发展思路

进入新世纪,青海省委、省政府鲜明地提出,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始终坚持发展支撑、特色引领、集聚带动、协调推进,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构建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

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青海发展的优势在资源,潜力在资源,希望在资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统领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走低碳、绿色、集聚、循环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扩大经济总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深入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进资源、产品、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园区、区域全面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提升,不断增强全省经济综合竞争力,体现了青海在战略布局、政策驱动、区域经济等方面认识的新提升。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保护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家园,是青海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重大贡献。这是自然对青海的造化和偏爱,同时也是一种责任。保护生态不是包袱而是机遇,不是片面发展而是更好地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可持续发展。青海省已建立了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龙头的多个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生态环境保护范围的国土面积已达30多万平方公里。建设生态文明,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切实保护好青山碧水,实现生态更加良好优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人与自然和谐的青海高原,将是青海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贡献。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民生为先,服务为要;团结是宝,稳定是基。青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始终是青海民族关系的主旋律。青海的开发建设离不开民族团结,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同样离不开民族团结;青海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进步,依然离不开民族团结。惟有团结,才能和谐稳定,才能激发凝聚力,形成创造力;惟有团结,才能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普惠民生、和谐美好新家园。

前景——建设新青海,创造新生活

展望未来,乘势而上,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新阶段的新特征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就是要尽快把经济搞上去,切实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经济更加繁荣发展,就是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前,青海正处于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把握新特点,顺应新要求,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努力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已经更加迫切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并成为青海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证。

让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根本目的。建设新青海,重在“强省”;创造新生活,旨在“富民”。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我们要进一步凝聚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斗志,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